麦姆斯咨询 | 2023-07-14至2023-07-16 | 无锡新吴区
血液葡萄糖浓度是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日常控制、代谢综合症进展预测的依据。过去十多年来,血糖监测行业见证了重大变革——从电化学测试条向连续血糖监测贴片转变。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协办单位:上海传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课程简介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并将其浓度转换为可用信号的分析装置,其通常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1)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感受器(例如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2)信号转换器/换能器(例如电化学电极、光学检测元件、热敏电阻、场效应晶体管、压电晶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器件等)。此外,信号放大器和处理器也会根据实际的分析需求而进行配置。当待测物与生物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复合物(或光、热等能量)通过信号转换器变为电信号或光信号,并经过放大处理后输出可用信号,从而达到检测/分析目标生物分子浓度的目的。
生物传感器组成部分示意图(DOI: 10.3390/s151229783)
根据生物分子识别元件类型,生物传感器可以分为酶传感器、免疫(抗原或抗体)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核酸传感器等。根据信号转换器类型,生物传感器可以分为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比色传感器、质量传感器、热量传感器等。其中,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包括电位(电势)型、电流(安培)型、阻抗型、电导型等;光学传感器主要包括荧光型、化学发光型、光谱吸收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型等。目前,血糖监测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线是电化学法,逐渐取代了比色法,而光学法则成为近些年发展较快的技术路线。
生物传感器分类(DOI: 10.3390/molecules26102940)
1962年,Clark和Lyons首次提出了“在化学电极的敏感膜中加入酶以实现对目标物质进行选择性分析”的设想。1967年,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研制出首个生物传感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后续的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发展历程,根据电子传递机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以天然介体(氧气)为电子受体的第一代(有酶)传感器;(2)以人工介体为电子受体的第二代(有酶)传感器;(3)无介体的直接电子传递的第三代(有酶)传感器;(4)基于电催化活性纳米材料的直接电子传递的第四代(无酶)传感器。长期以来,生物传感器一直是相当活跃的科技研究方向,并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如今,生物传感器已被应用于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畜牧兽医、环境监测、发酵工程、军事和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四代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示意图(DOI: 10.3390/bios12121136)
四代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优缺点(DOI: 10.3390/bios12121136)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由于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干预,一旦疏于护理便可引发眼、肾、神经、血管、心脏等器官的一系列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血液葡萄糖浓度是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日常控制、代谢综合症进展预测的依据。过去十多年来,血糖监测行业见证了重大变革——从电化学测试条(electrochemical
test strips)向连续血糖监测贴片(CGM
patch)转变。2010年至2021年期间,连续血糖监测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了25%。该市场主要由三家美国医疗科技厂商推动发展,它们是雅培(Abbott)、美敦力(Medtronic)和德康(Dexcom)。连续血糖监测还使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推动胰岛素泵市场增长,对胰岛素给药行业带来变化。
血糖监测行业变革:电化学测试条→连续血糖监测贴片
2010年~2021年连续血糖监测(CGM)市场增长情况
(来源:《糖尿病管理技术及市场-2022版》)
鉴于此,麦姆斯咨询邀请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科研学者及企业高管,为大家梳理生物传感器发展之路,重点传授葡萄糖传感器及血糖监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本次课程内容包括:(1)生物MEMS与传感器及健康医疗应用;(2)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3)单细胞可穿戴微纳生物芯片技术;(4)血糖监测传感技术及系统综述;(5)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及系统;(6)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微电极制造及产品开发;(7)集成纳米压印的微型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8)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9)可穿戴柔性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10)类皮肤表面生物传感体系及其无创连续血糖监测功能;(11)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
二、培训对象
本课程主要面向生物传感器(尤其是葡萄糖传感器及血糖监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同时也欢迎其他希望了解生物传感器及应用的非技术背景人员参加,如销售和市场人员、投融资机构人员、政府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时间
2023年7月14日~7月16日
授课结束后,为学员颁发麦姆斯咨询的结业证书。
四、培训地点
无锡市(具体地点以培训前一周的邮件通知为准)
五、课程内容
课程一:生物MEMS与传感器及健康医疗应用
老师:北京大学 教授 李志宏
生物MEMS与传感器是指采用以MEMS为代表的微纳制造技术实现生物学应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微系统,其利用生物要素与物理化学检测要素组合在一起对被分析物进行操纵和检测,可提升我们人类对医学的认知水平,为研究疾病状态、开发新款药物、改进手术程序、监测健康状况以及建立人机接口创造新的机遇。穿戴式及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关键优点是可连续检测体内某些随时间变化的重要生理或病理参数,例如血氧、血糖、乳酸的浓度及脑电信号等,从而获得更直接、更准确的诊疗效果。本课程从生物MEMS与传感器基础理论出发,深入讲解微针及微电极阵列设计与制造,阐述典型的生物传感器应用案例。
课程提纲:
1. 生物MEMS与传感器概念、原理及分类;
2. 生物MEMS与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发展:血压/心电/血糖监测;
3. 穿戴式生物传感器 vs. 植入式生物传感器;
4. 微针及微电极阵列设计与制造;
5. 微针及微电极阵列应用案例:血糖监测、脑机接口、电子耳蜗、人工视网膜等。
课程二: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
老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研究员 黄成军
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通过半导体沟道及界面附近外界刺激产生的电信号变化以实现生物检测应用,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免标记、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DNA、蛋白质、葡萄糖、细胞、病毒、离子等生物量检测。随着纳米材料(例如石墨烯、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管等)及纳米技术的融合,FET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FET生物传感器的商业可行性和大规模量产能力使其成为最受青睐的传感和筛选平台之一。本课程介绍FET生物传感器原理和特点及其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重点讲解FET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并展望技术发展趋势。
课程提纲:
1. FET生物传感器概述;
2. FET生物传感器特点分析;
3. FET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概述;
4. 硅基FET生物传感器设计、制造及医学检测应用:离子传感、基因测序、葡萄糖传感等;
5. 碳基及其他FET生物传感器设计、制造及医学检测应用;
6. FET生物传感器展望。
课程三:单细胞可穿戴微纳生物芯片技术
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常凌乾
可穿戴生物芯片主要应用于皮肤或器官生理信号检测、透皮给药、在体基因转染。近年来,微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传感器能够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长时间、实时生理参数的检测,尤其适合检测葡萄糖、乳酸。另外,基于微纳米结构的在体透皮递送系统可以实现精确分子递送,除作为皮肤患处的局部给药之外,还可以作为全身性给药,包括胰岛素、疫苗、寡核苷酸等。本课程深入讲解各种单细胞可穿戴微纳生物芯片,为大家剖析生物芯片原理、设计与制造、典型应用案例(例如高集成的无创连续血糖监测手表)和产业现状。
课程提纲:
1. 可穿戴生物芯片概念及原理;
2. 应用案例:高集成的无创连续血糖监测手表;
3. 可穿戴生物芯片:单细胞检测和诊断;
4. 可穿戴生物芯片:单细胞递送和治疗;
5. 可穿戴生物芯片:纳米电穿孔;
6. 可穿戴生物芯片:微针、纳米针;
7. 可穿戴生物芯片产业概况。
课程四:血糖监测传感技术及系统综述
老师:浙江大学 副教授/之江实验室 PI 郭希山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护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葡萄糖传感器则是血糖监测技术的核心。长期将血糖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可以减缓甚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工作发展了五十多年,但其技术创新仍然没有停止,各种新型传感器及监测设备不断涌现,从医院到家庭,从大型到袖珍,从体外到在体,从有创血液到无创体液……全球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偏远地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正促进传统医疗方式的变革,移动性和便携性成为影响医疗电子产业,特别是血糖监测领域的关键。本课程综述血糖监测技术发展历史,讲解主要葡萄糖传感器类型,剖析典型血糖监测系统产品,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提纲:
1. 血糖监测需求及发展历史;
2. 血糖监测指标解析;
3. 用于血糖检测的主要传感器类型介绍;
4. 血糖监测技术方案综述;
5. 目前市场上典型血糖监测系统产品;
6. 血糖监测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五: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及系统
老师:杭州师范大学 教授 陈大竞
由于采用电化学测试条检测血糖需要频繁采血,这不仅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疼痛,还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更重要的是单点检测不能为糖尿病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更为详尽的血糖变化信息。相较于传统单点式血糖检测技术,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并可以与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封闭循环反馈控制的胰岛素自动释放系统,创造出一个仿生的“人工胰腺”器官,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方位的监测护理。本课程详解连续血糖监测技术,从葡萄糖传感器设计到血糖监测系统构建,并阐述全球产业化进展,最后介绍人工智能如何为连续血糖监测技术赋能。
课程提纲:
1. 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概述;
2.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制备;
3.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组成及研发;
4. 微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国内外产业化情况;
5. 人工智能算法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课程六: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微电极制造及产品开发
老师: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员/杭州柏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总经理 陈玮
电极作为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检测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效果。传统的电极因为体积较大,在植入期间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较大,导致比较严重的排异反应,并改变检测环境,进而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因此,采用体积小巧的微电极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减小电极体积的同时,常常也会引起电信号强度减小。为了得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需要对微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改性,提高响应活性,实现低浓度下的葡萄糖检测。本课程主要针对连续血糖监测所需的微电极进行剖析,重点讲解MEMS制造工艺及修饰技术,此外还会介绍性能评测及应用案例。
课程提纲:
1. 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微加工技术;
2. 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微电极MEMS制造工艺探讨;
3. 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性能评测方法与治具;
4.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注册指导原则解析及注册流程简介;
5. 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产品及应用案例介绍。
课程七:集成纳米压印的微型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
老师: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员 杨卓青
MEMS技术可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各种微纳结构件以及具有传感与执行功能的换能器,例如微电极、微针、微泵、微流控芯片、生物芯片等,并有助于实现大批量生产。在葡萄糖传感器方面,MEMS技术可以替代丝网印刷实现微电极及其阵列的量产。利用MEMS技术甚至可以将微电极、酶、微腔室及微流路通道等单片集成,实现能够测定人体血液中多个生化参数的多电极酶传感器。总之,MEMS技术将极大地促进生物传感器朝着小型化、低成本、高通量、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血糖监测及胰岛素给药系统商业化应用落地。本课程从微纳制造技术出发,深入讲解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并对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课程提纲:
1. 纳米压印及MEMS制造技术概述;
2. 微纳柔性传感技术及应用;
3. 集成纳米压印的微型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设计;
4. 集成纳米压印的微型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制造;
5. 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技术展望。
课程八: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
老师: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殷瑞雪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对糖尿病的管理控制需要有效的血糖监测和适时的胰岛素释放。因此,连续血糖监测以及自我调节的胰岛素释放体系是控制血糖异常波动的有效方法。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溶胀率伴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对血糖浓度进行监控并自动给出响应,释放出负载的胰岛素,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智能调控。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可以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伴刀豆球蛋白A(ConA)、苯硼酸基团(PBA)作为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本课程详细讲解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及相关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课程提纲:
1. 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及识别元素概述;
2.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原理及分类;
3.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研究现状;
4.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可穿戴器件设计;
5. 基于葡萄糖敏感型水凝胶的连续血糖监测产业化及技术展望。
课程九:可穿戴柔性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胡靓
可穿戴设备集成电化学传感平台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传统的电化学平台通常构建于印刷电路板(PCB),在柔韧性和透气性方面都比较差,并且缺乏延展性,因此在佩戴时给皮肤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炎症,这对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造成了很大限制。而室温下的液态金属具有出色的流动性和导电性,可以柔性的亲肤织物结合,实现透气且舒适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在葡萄糖传感器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课程讲解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以及其在汗液/组织间隙液葡萄糖检测方面的应用。
课程提纲:
1. 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化学传感器及系统概述;
2. 基于液态金属的织物电化学传感系统设计与制造;
3. 用于汗液葡萄糖检测的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
4. 用于组织间隙液葡萄糖检测的可穿戴化学凝胶传感器;
5. 可穿戴柔性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技术展望。
课程十:类皮肤表面生物传感体系及其无创连续血糖监测功能
老师:首都医科大学 副教授/PI 陈月月
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碳(氮)材料MXene由于具有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优异的亲水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能等特点,并且能够与包括碳材料(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烯等)在内的多种材料形成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在类皮肤表面传感器、电子皮肤等领域广受关注。结合类皮肤表面材料和电化学无创测量原理的无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让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地监测血糖水平。本课程从类皮肤表面生物传感器出发,重点介绍MXene基水凝胶柔性电极传感器原理、设计和制备,以及在血糖检测方面的性能评价。
课程提纲:
1. 类皮肤表面生物传感器概述;
2. MXene基水凝胶柔性电极传感器检测血糖的原理和性能评价;
3. 基于高分子水凝胶与MXene构建柔性电极传感器的方法;
4. 类皮肤表面生物传感器体系的技术展望。
课程十一: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
老师: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 汪飞
糖尿病患者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和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成正相关。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脂肪代替葡萄糖供能,而丙酮为脂肪代谢中的一种副产物,并且一部分会随着呼吸排出。因此,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估测血糖高低的一个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呼吸气体分析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研发针对超低浓度丙酮具有良好敏感性能的气体传感器,并且还要考虑气体传感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本课程讲解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及核心的丙酮气体传感器。
课程提纲:
1.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疾病诊断;
2.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原理及方案;
3. 丙酮气体传感器技术现状;
4. 用于丙酮气体检测的一维/二维复合结构纳米阵列;
5. 基于呼吸气体分析的血糖监测技术展望。
六、师资介绍
李志宏,博士,现任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和1997年分别在北京大学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0年~200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做访问学者。2004年7月返回北京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多年来一直从事MEMS/NEMS理论、设计和加工方面的研究,在生物微机电(BioMEMS)和微纳流控系统(Micro/Nanofluidics)取得突出研究成果。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申请和授权专利39项(授权27项),为5本书籍撰写章节。他还担任本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EE
MEMS、Transducers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MicroTAS ETPC委员,IEEE MEMS 2022和MicroTAS
2022共同主席。
黄成军,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健康电子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岗位教授、生物芯片教研室主任。200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2013年在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究院(IMEC)任高级研究员,2014年起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工作至今。黄成军博士长期从事微纳传感器、Bio-MEMS技术、移动医疗与健康电子方面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0余项。目前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项目及企业横向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动态血糖检测项目负责人。作为首席讲师,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生物芯片技术》、《生医医学电子电路、器件及系统前沿》等研究生课程,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级优秀课程奖励。
常凌乾,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2016年),曾于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7年~2019年),2019年3月全职回国。其研究兴趣包括细胞诊疗、生物芯片、纳米电穿孔等,发表SCI期刊论文80余篇,包括近5年通讯/第一作者论文50余篇(期刊IF>10论文40篇),如Nature
Nanotechnology、Trends in Biotechnology、JACS、Nano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Advanced Science、Research、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以及Nano
Energy等;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7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年)、国家自然基金、北京自然基金等支持;获中国科技新锐人物奖(2022年);Micro
and Nano Engineering(Elsevier期刊)青年科学家奖(2022);Microsystem &
Nanoengineering(Nature期刊)青年科学家奖(2018);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最高奖Presidential
Fellowship(2016)等荣誉。他还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微纳技术学会等分委会委员、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指南专家等;VIEW、Biosensors等期刊副主编或编委。他创立载愈生物,利用纳米电穿孔技术进行核酸药物透皮给药,已完成天使和Pre-A轮融资累计3000余万,估值1.5亿。
郭希山,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副教授,之江实验室智能感知研究院PI。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5年12月在浙江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10月~2003年5月在意大利比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E.
Piaggio中心留学。2005年8月~2007年8月在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做博士后。2009年5月~2011年6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与执行器中心留学。他多年来一直从事微纳传感器、MEMS、智能检测技术及嵌入式系统等研究开发,在血糖及尿酸传感器、压电声表面波及超声波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胶体金免疫试纸(早孕、农药残留及抗生素等)、婴儿监护仪、冠心病无损诊断仪、可穿戴设备、超声成像仪等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实现多项科研成果产业化。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及会议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6项,软件著作15项。
陈大竞,博士,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国家生物传感器专业实验室)。2008年~2009年期间在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2010年~2011年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2012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于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达特茅斯学院担任研究助理。2017年通过杭州师范大学卓越人才计划全职引进回国,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杭州市521全球引才计划、杭州市级领军人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生化传感器及纳米载药载酶体系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他在国内外传感器与分析化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H指数21,授权专利20余项。
陈玮,博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杭州柏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200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年在昆明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7年~2018年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9月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自动化专业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多年来主要从事穿戴式生理信号监测类生物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在持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及相关产品方向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30余项已授权。他在生物传感方向发表论文22篇,其中7篇被SCI、EI收录,发表软件著作权4项,参加科技部重大专项、“863”、“973”、“十一五”、“十二五”、浙江省重点项目基金6项。
杨卓青,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2003年和2005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3年期间,在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任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目前研究工作主要包括MEMS惯性开关器件、PowerMEMS、封装以及超细柔性纤维/圆管/毛细管等表面的3D
MEMS集成制造技术等。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总装瓶颈项目子课题、教育部装备预研联合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近年来,他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领域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IEEE-JMEMS、Adv.
Mater.、Nano Energy、Adv. Energy
Mater.以及JMM等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他多次担任IEEE INEC、IEEE NANO、IEEE
NEMS、APCOT、IMCO、CSMNT等多个国际会议分会场主席及TPC成员,担任Micro and
Nanosystems、《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编委。目前他还担任IEEE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及系统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机器人分会理事、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CSMNT)高级会员,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2016年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获得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殷瑞雪,博士,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200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功能材料专业,2013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同年到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做师资博士后,并于2016年出站留校任教。2016年~2018年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做博士后。2018年6月返回华东理工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医工交叉解决医疗健康领域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问题,推动医学应用研究产业转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微纳米机器人技术、微流控和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申请和授权专利十余项,担任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ensors and Actuators A等多个生物医学和传感器领域期刊审稿人。
胡靓,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工百人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还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委员。2010年和2015年分别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2014年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期间于美国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从事研究助理。2015年~2017年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她长期从事软体生物电子及传感技术及器件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3本英文专著,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等权威期刊,相关工作获得上百家国际科技和大众媒体报道。
陈月月,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PI。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于德国明斯特大学。回国后,她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及医学应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和Nanotoxicology等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分子化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超分子联合化疗)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类皮肤表面生物传感体系),还担任《毒理学杂志》编委和毒理学教育学会委员等社会兼职。
汪飞,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在MEMS/NEMS传感器、能量采集技术、半导体材料与芯片测试技术等。200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丹麦科技大学微米与纳米技术系,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2010年)和助理教授(2010年~2013年)。目前他担任Micromachine杂志编委,并担任Transducers和IEEE
MEMS会议的执行程序委员会委员等。汪飞博士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获得国内国际发明专利15项,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特支计划等资助,2018年获得深圳市青年科技奖。
七、培训费用和报名方式咨询
麦姆斯咨询
联系人:王先生
电话:0510-83481111
E-mail:WANGYi@MEMSConsulting.com